《雷克里斯与幻镜石魔》读后感10篇

  《雷克里斯与幻镜石魔》是一本由[德]柯奈莉亚.冯克著作,接力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5.00元,页数:25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雷克里斯与幻镜石魔》读后感(一):还不错~

  是在书店里被封面吸引过去的。

  翻来翻,看到挺美的插画,还有开头的文字,感觉还不错,便抱走啦。

  刚开始看,所以也没太深刻的东西可说。(画外音:“扯,你就是一浮浅的人,看完书你也深刻不了”)

  呵呵。不过,感觉这本书还可以,文字挺好,挺优美。构建的那个世界,也挺迷人的。

  可以看一下。

  《雷克里斯与幻镜石魔》读后感(二):颠覆童话的故事~~

  小时候读童话故事,结常会来上这么一句:“从此他们过着幸福快乐的生活。”但当我们长大之后,往往会发现,这一切都是谎言而已。

  在冯克笔下,“童话”都是准备好用来颠覆的。冯克,这回与《哈利·波特7》电影制作人莱昂纳尔.威格兰姆连手撞击灵感,创造了一个奇幻的“镜后世界”。

  从容穿梭现实与镜后的寻宝猎人雅各布.雷克里斯,喜欢面对恐惧并克服它,直到弟弟威尔他进入镜后世界,被女妖施下魔法,变成一个拥有翠玉皮肤、石头肉身还一门心思铁了心的玉战士……雅各布拚命要将威尔恢复原貌。《格林童话》里的“蓝胡子”、“睡美人”、“青蛙王子”等元素和故事场景纷纷点缀这趟冒险之旅,但它们自然不是以无邪天真,一切美好无暇的姿态现身。

  阅读冯克的小说,必须丢弃脑袋里那些美得冒泡的刻板印象,因为她营造的阅读乐趣如同海上放歌引诱水手的人鱼,既魅惑又危险。

  《雷克里斯与幻镜石魔》读后感(三):《雷克里斯与幻镜石魔》精美试读版链接

  《雷克里斯》试读TXT格式 http://dl.dbank.com/c00xx0c7y8

  《雷克里斯》试读电子杂志exe版 http://dl.dbank.com/c0dccf543n

  《雷克里斯》试读PDF版 http://dl.dbank.com/c045g5bkju

  《雷克里斯与幻镜石魔》读后感(四):精巧的奇幻作品,很特别,很期待

  我看的是台湾版,台版译名是《雷克里斯:石头肉身》。

  作者冯克很有名气,能写会画。更因为她高超的叙事能力和强大的幻想系数,被称赞为来自德国的魔法舌头。有人说她的言语具有魔法,嘴唇一开一合,便能轻松吐纳出一连窜神奇的故事。

  当然,这雷克里斯三曲的第一本,也没让我失望。

  在这个故事中,冯克编织了一个无与伦比的幻想世界,如此真实、美丽,让人难以置信。在这个充满艺术感的故事中,许多童话爱好者和看过格林童话的人们,将对书中随处散落的格林童话元素倍感熟悉。在这里,我们会跟随主人公路过睡美人城堡,巫婆诱骗孩子的糖果屋。也会像个寻宝猎人一样,和主人公一起收获青蛙王子中的金球,灰姑娘的水晶鞋,还有能变出食物的小桌子。这些元素是漂亮的布景和点缀其中的有趣元素,在故事的变革和再创造中,给人不经意的快乐。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这并非作者在简单的向格林致敬。这些元素其实是正文奇幻冒险故事下隐藏的一条线索,一条容易被忽略的第二重叙事。每一次重读,总能惊讶地发现作者文本下蕴藏的巨大信息。这种重新发现,越读越新,不断体悟的感觉,让我惊喜不已。

  人物的话,这本书里的设定也是我的菜。口味比较重的我,一直偏爱腹黑人物和各种灰色形象。在这作品里,没有人是完美的。他们对于真实的逃避,对于亲情的背叛,对于爱情的困惑,让我着迷。这面镜子只向无法看见自己的打开。通过冒险之旅,在极端的困境中,每一个人都经历着重新面对自己,重新认识自己,重新寻找自己的过程。于是,在这心之旅程中,每一个人都重获自己。

  不知道版的《雷克里斯》会翻译地怎么样,期待一下。

  《雷克里斯与幻镜石魔》读后感(五):魔法舌头 创世的能力

  语言是一种奇怪的媒介,自诞生起便拥有一种不可忽视的魔力。也许因了它在人类文明长河中的巨大作用,人们总会有意或无意地渲染着它的神奇。当初,我们无所不能的上帝SaMa(さま),在创世七天里只嚎了一声,于是这个世界便华丽丽地充满了光明。在根植于人类潜意识的神话中,语言这一彪悍的利器,创造了世界。无独有偶,小时候膜拜的漫画家游素兰大神,她的代表作《天使迷梦》中,创世神的名字正着念,便创造了世界,反着念,便能一举否定这个世界。而09年看到得《帕那索斯博士的奇幻秀》也有个极其有趣的设定——在一个与世隔绝的荒山野岭中一群神秘的僧侣们昼夜不停地讲述着故事,因为他们坚信,这些故事构成了整个世界。再者,我们所熟知的一摞摞奇幻小说和奇幻游戏中,法师或巫师打击敌人的手段,十有八九离不开咒语。而咒语,就是语言。所以,在我们普遍默认的规则下,语言,拥有“创造”的魔力。

  冯克被称赞为来自德国的“魔法舌头”。白话讲,就是盛赞她的语言拥有创造出精彩世界与故事的魔力。这个词,总会让我夸张地想到冯克拉风地矗立于一片世界尚未诞生的黑暗与混沌之中,只口舌微张,一个个字砸过去,便如魔法般,吐纳出一个又一个让人流连忘返的世界。

  那个世界充满了女性作者特有的精致与诱惑。还带着一股子纯真与随处可见的情趣。冯克这个已经53岁的女人,如穿大人衣服的小孩子。在那成人的大心脏里,还住着一个单纯的小女孩一样的自己。她欢快地在镜中世界中奔跑,所到之处,格林童话中的有趣物件如同玩具,随意却精巧地散落一地。这些熠熠生辉的元素构成了奇幻冒险传奇之外的第二重暗层叙事。看似浅白,却在以一种逆流而上的反向书写,成为了作者探讨人生观的象征。

  这个世界足够刺激,又不乏有趣。轻而易举便魅惑了意志力不坚定的我。可当我撒欢似的尾随过去,想进一步一睹异次元世界容颜的时候,这位口舌生花,文字魅惑,善于构造世界的冯克大神,却华丽丽扔过来一面魔镜,拉上斗大的条幅,“要参观,请穿越魔镜”。这就像一样,从现实抵达另一奇幻时空,总会麻烦的需要一个媒介。我猛然羡慕起现在泛滥的穿越文。只要来一次没有技术含量的坠落,就能毫无逻辑地回到古代,然后不负责任的恶改历史。不知少了多少穿越奇幻世界时的麻烦。想当初,哈利•波特穿越9又3/4月台,不知道费了多少劲。

  当然,这只是闲来无事吐糟而已。其实,魔镜对于冯克而言,并不单单是进入奇幻世界的一条通道那么简单。它背地里有个大的不得了的寓意。还记得《白雪公主》里的那个终日臭美的皇后吗,她每天必做的功课便是询问魔镜,“魔镜呀魔镜,谁是这个世界上最美的人?”我想说的不是她的自恋和对自我美貌的极度焦虑。其实从另一个角度看,通过魔镜肯定自己的美丽,是皇后对于自我的反复确定。拉康同学认为,在镜像阶段,人通过镜子中的自己来确认自己。即通过他人的眼睛来确认自己。也许是潜意识的一种观念,镜子,因了对自己形象的投射,成为了观察自我,审视自我,进而确认自我的象征。在《雷克里斯与幻镜石魔》中,那面雕琢着玫瑰、藤蔓与飞蛾的古老镜子上,篆刻着一条神谕,“只向无法看见自己的人打开”。于是,进入镜中世界的旅程,不仅仅是战胜石人与女皇,拯救石化弟弟的过程,更是寻找自我的一次心灵之旅。一个个灰色人物,本着逃避残酷现实的心来到这个诡异的世界,却被作者放置于披荆斩棘的极端环境,于是,在纠结的内心斗争中,在对自我的重新审视中,他们终于第一次发现了自我,也第一次看清了自己。雅各布不得不直面自己与弟弟之间的亲情裂隙,发现自己在父爱缺失的压力下逃避出走的自私与胆怯。能变身狐狸的少女第一次直视自己对于雅各布难以割舍的感情,再不愿蜷缩在狐狸的皮毛中做一只逃离世间纷争、终日无忧无虑的狐狸,而希望成为一个收获爱情的少女……魔镜,在此拥有了寻找自我,审视自我的象征含义。于是,故事开始于一个问号,一次对于自我的询问。而当雅各布走完这惊心动魄的一程,重新找回弟弟与自我的时候,冯克对开头的提问完成了一次完美的扣题。

  最后,再次感叹下语言的魔力,冯克以语言创世,创造了一个新的奇幻天地。

  《雷克里斯与幻镜石魔》读后感(六):这一场华丽的冒险~(转译者序)

  起笔翻译这本书的时候是冬天。

  每天背着背包、围着围巾去图书馆三楼西面靠窗的位置,一坐一天,大分时间在为毕业论文准备资料,其期间见缝插针地逐页翻译、修改,就像一个在课堂上走神的小学生,思绪飘移于沉闷的课本与瑰丽的童话之间,明明乐不思蜀,却又时时担心老师的责骂。

  译到“雅各布在树丛里停下马车,车轮陷进了雪地里”时,正值卡城大雪初歇,雪光如刀,明晃晃地刺透图书馆的落地长窗。我自书页里抬起头,恍惚间不知今夕何夕,辨不清此刻的自己究竟置身于镜里镜外哪个世界,仿佛只要往窗外探一探脑袋,就会看见从马车里跳出来的狐狸正舔着爪子上的新雪,雅各布手捧金球喜忧参半,克拉拉抬扬起倔犟强的下巴眺望不远处的塔楼,瓦里安特迫不及待地四下搜寻金子树的踪影。

  不知不觉,我竟与他们一同在镜中世界流连数月,从残阳如血的废墟城堡到杨柳依依的女妖河畔,从恢弘宏磅礴的地下都城到危机四伏的主教教堂,千山万水走遍,雅各布桀骜的眼神中平添了求而不得的失落,却也开始领悟如何用一双手和一副肩膀撑起人生的重量。

  “镜子只向无法看见自己的人敞开。”

  把手按在冰冷的镜面上,去一个熟悉而又陌生的世界里找寻失踪的父亲和失落的自己。这并不是一个单纯甜美的童话故事,黑暗的镜面似乎在提醒每一个人,唯有直面内心黑暗的深渊,才能获得破茧而出的勇气。每个人的一生都是一场远行,若被恐惧、悲伤、耻辱、仇恨蒙蔽了双眼,难免步履蹒跚,错失旖旎的风景。真正的勇气并非一意孤行,看似洒脱的远走天涯或许不过是另一种形式的逃避,可无论走到哪里,始终都会与命运狭路相逢。

  这本书出版的时候是夏天。

  图书馆窗外已绿树成荫,南德晴好的天空下有鸽子飞翔。一个好故事就如同生活本身,有其自身鲜活的生命力,并不会因语言的转换和时光的流逝而黯淡。四季流转,世情跌宕,每一处都有伏笔,每一章的终结都是下一章的开篇,你永远不知道下一页会发生什么,就像永远无法预知有一个怎样的明天等在前方。

  我想象着故事最终的结,当雅各布穿过悠长的岁月再次站到镜子前,面对镜中的自己,放下心中的刀剑,不再因被父亲抛弃的耻辱而感到而愤怒,不再因对感情和责任的恐惧而逃避,他终于和自己握手言和,不再年轻的脸上是千帆过尽后的风轻云淡。

  一本书和一个人的相遇需要缘分。如果你恰巧遇见了它,、打开了它,那么不妨读下去,从日常生活的琐屑中暂时抽离,和一个叫雅各布的少年一起经历这一场关于成长的最华丽的冒险。

  洪果

  2011年6月10日

  于德国卡尔斯鲁厄

标签:克里斯 幻镜石 读后感 10篇 克里斯幻镜石 克里斯读后感 克里斯10篇 幻镜石读后感 幻镜石10篇 读后感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