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亮前路

人这一生,总要经历几回迷途。有时是站在十字路口,不知该往何处去;有时是行至半途,忽然发觉脚下的路并非自己真正想走的。这种迷惘,古往今来,不知困扰过多少灵魂。
我认识一位朋友,姓陈,原是某大公司的中层管理,薪水优渥,前途光明。可每到夜深人静,他总觉心中空落落的,仿佛少了些什么。一日,他偶然读到一本关于陶艺的书,竟如触电般,手指不自觉地颤抖起来。他告诉我,那一刻,他忽然明白自己三十年来从未真正活过。
陈君毅然辞职,在城郊租了间破旧厂房,开始学做陶器。头半年,他做出的器物歪歪扭扭,连自己都看不下去。邻居们笑他痴傻,亲戚们劝他回头。可他却说,每当手指触到湿润的陶土,那种感觉,比坐在空调办公室里签任何文件都要真实。
三年过去,陈君的陶艺渐入佳境。他的作品开始在小圈子里受到追捧,后来竟有美术馆来邀他办展。我去参观时,见那些陶器质朴中透着灵动,仿佛能听见泥土在歌唱。陈君站在展,脸上是我不曾见过的光彩。
这令我想起古希腊哲人亚里士多德的话:"幸福是灵魂按照美德而进行的活动。"陈君找到的,不正是这种活动吗?他用双手将混沌的泥土塑造成形,在这个过程中,也重塑了自己的生命。
现代心理学称之为"心流体验",当人完全投入某种活动时,会达到一种忘我的境界。古人则称之为"道",庄子笔下庖丁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这种境界,非刻意追求可得,需经年累月的专注与磨砺。
当然,不是每个人都要像陈君这般彻底改变人生轨迹。有时照亮前路的,可能只是工作之余拾起久违的画笔,或是周末去听一场音乐会。重要的是保持对生活的敏感,不让心灵在日复一日的重复中麻木。
日本作家村上春树在《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中写道:"痛苦是不可避免的,而磨难可以选择。"选择自己真正热爱的事物,即便前路艰辛,内心也会有一盏明灯。陈君在陶艺中找到了这盏灯,而每个人,都该去寻找属于自己的那束光。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在这漫长的旅途中,愿我们都能找到那束照亮前路的光,让灵魂不再彷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