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莎士比亚的戏剧《罗密欧与朱麗叶》中,罗密欧因为误伤人命被流放,朱丽叶则被家人逼迫另嫁帕里斯伯爵。劳伦斯神父为了玉成这对相爱的少男少女的好事,让朱丽叶服用药汁,陷入假死状态,四十二小时后方能醒来。待
东晋时,有人在橘子成熟时,选了三百枚,送给远方的朋友,并附了一封简短的信:“奉橘三百枚。霜未降,未可多得。”写信人是大名鼎鼎的书法家王羲之。 世事真是如此巧合,王献之亦有《送梨帖》:“今送梨三百
无论古今,自命为“文明”者,总有一种居高临下的自负,睥睨“野蛮”。 大航海时代,达·伽马在印度洋掳掠了一艘摩尔人的商船。抢劫了财物后,他下令放火烧船,船长苦苦哀求:“我們是举手投降的,并没有丝毫反
咸丰元年(1851年),太平军在广西桂平金田村起事,烽火很快席卷江南半壁。此时,曾国藩及由他组织和率领的湘军趁势而起,于咸丰四年(1854年)走出湖南,与太平军鏖战于湖北、江西、安徽等广大地区,逐渐成为镇压太平天
在淮安馆,有一张与他两个好友在一起的合影(见左图,左起:、何天章、谭公辅)。想知道照片背后的故事,就得说到他与谭家三兄弟了。 1910年秋天,随伯父周贻赓来到奉天府(今辽宁沈阳市),入沈阳第六两
曾国藩一生爱传帮带,提拔下属不遗余力。然而,这也很容易造成一种难堪的面:过去的下一旦独当一面,必然在饷源分配、兵力调拨等方面与曾国藩产生种种利益冲突。如何处理这种冲突,可以看出每个人心性品格上
相见恨晚 1955年授衔大将的10位将领中,陈赓与粟裕是推心置腹的莫逆之交。 陈赓出身黄埔一期,与同期同学蒋先云、贺衷寒一道成为当年知名的“黄埔三杰”。他比同乡粟裕长四岁,两人相识较晚,缘分却很早。他俩都
事实上,并不是所有的清朝人都能够称奴才,称奴才是需要资格的。不管是汉唐,还是宋明,大臣写进呈皇帝的奏疏时,都是自称“臣”。惟独清王朝是个例外——如果我们去读清朝人的奏折,便会发现,他们总是自称“奴才谨
陈寿对关张的评点 陳寿在《三国志》中对五虎上将做了一番评点,把其中对关羽和张飞的评价对照起来看,很有意思: “关羽、张飞皆称万人之敌,为世虎臣。羽报效曹公,飞义释严颜,并有国士之风。然羽刚而自矜
引导语:25岁,这是一个主旋律的年纪,豆蔻年华渐远而魅力渐至,灵魂已经基本成形。如果你看得足够远,你之后的人生,很大程度上和25岁的想法息息相关。
年过半百,眼睛老花的程度越来越严重。一天,我正在很吃力地读着一张报纸,孙子问我:“爺爷,你也有近视吗?怎么也看不清呢?”“爷爷的眼睛不是近视了,是老花了,看东西放近了看不清,放远了才看得清。”我说。“
孟子《滕文公上》中有句话:“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这句话译成白话,就是说:“反躬自问,正义确在我,对方纵是千军万马,我也勇往直前。”这和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是一脉相承的。儒家思想,个
思维的升维与突破:通往自我超越的道路
寻找内心宁静的寓言漫游:从容面对人生的起伏
生命的意义在何处?通过内心的声音去探寻
洞悉人性本质的智者之语:开启内在成长的契机
01智者的引导:通往自我认知的道路
02漫步于人生的曲折小径:领悟内在的真理
03生命的意义:终极问题的终极答案
04寻找人生的意义:洞见内心最深层的真理
05寻觅生命的意义:一场心灵的探索之旅
06寻找内在的平静:通往自我觉醒的道路
07超越时间的思想回响:启迪心灵的智慧箴言
08人生的智慧之路:洞见内心的启示录
09超越表象,触摸生命本源的真谛
10洞悉人性,领悟人生百味
洞见生命的真谛:蜕变成为更好的自己
心怀感恩,欣赏生命中点点滴滴的美好
内心的光芒:点亮生命的道路
直面内心,重塑生命的方向